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在美国白宫正式举行。在签署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致辞中表示,中美两国从大局出发,正视分歧、管控分歧,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
次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官方网站发布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公告全文内容。该协议是自2018年2月底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中美双方进行的十三轮经贸磋商的结果。协议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终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
协议在扩大贸易合作的同时,双方就加强知识产权进行深入探讨,在保护商业秘密保护、与药品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专利有效期延长、地理标志、打击电子商务平台上存在的盗版和假冒、打击盗版和假冒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打击商标恶意注册,以及加强知识产权司法执行和程序方面达成共识。
协议中知识产权内容具体有专门的药品专利数据补充、专利链接、专利期限补偿和遏制恶意商标注册等制度,对假冒商品严格的销毁措施,也包括强调中美双方企业、个人可以有效进入对方市场并公开自由运营,不通过行政管理或许可等手段强制转让技术等,以上协议内容的落实,将有助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扩大市场准入,更好维护包括外国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在华合法权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是一条从被动到主动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完善之路,已建立起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知识产权制度,并对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国企业和个人逐渐有了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仅在国内开展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工作,还积极在海外开展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工作,从重要知识产权消费国转变为重要知识产权生产国。以华为为例,目前全球5G 标准必要专利(SEP)中,华为凭借高达3325件申请量占据绝对制高点,三星2846件居第二、LG 2463件排第三,4~8位则分别是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中兴、爱立信、高通和英特尔。目前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SEP)声明中,中国公司的份额整体占了34%,位居全球首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为两国企业创造更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从中国谋求高质量转型的发展阶段而言,这正是契合中国自身发展需要的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