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英语: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人工智能于一般教材中的定义领域是“智能主体(intelligent agent)的研究与设计”,智能主体指一个可以观察周遭环境并作出行动以达致目标的系统。
约翰·麦卡锡于1955年的定义是“制造智能机器的科学与工程”。安德里亚斯·卡普兰(Andreas Kaplan)和迈克尔·海恩莱因(Michael Haenlein)将人工智能定义为“系统正确解释外部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学习,并利用这些知识通过灵活适应实现特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人工智能的研究是高度技术性和专业的,各分支领域都是深入且各不相通的,因而涉及范围极广。
9月11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一项名为“带有感知器图形用户界面的手机(AI)”的外观设计专利。该项专利申请于2020年2月18日,申请号为CN202030054201.6,公告号为CN306046781S,目前该项专利已获得授权。
专利摘要
1.本设计产品的名称:带有感知器图形用户界面的手机(AI)。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运行程序以及进行交互。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显示设备屏幕中的图形界面。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图形用户界面的用途:主视图为AI识别器界面的初始界面,点击“开始校准”进入变化状态图1,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进入变化状态图2,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校准完成进入变化状态图3;校准完成后点击“立即体验”用户在浴室跌倒后,AI感知器检测到浴室有人跌倒进入变化状态图4报警界面;校准失败进入变化状态图5;重新回到AI识别器界面的初始界面重新校准。
AI的核心问题包括建构能够跟人类似甚至超卓的推理、知识、规划、学习、交流、感知、移物、使用工具和操控机械的能力等。当前有大量的工具应用了人工智能,其中包括搜索和数学优化、逻辑推演。而基于仿生学、认知心理学,以及基于概率论和经济学的算法等等也在逐步探索当中。 思维来源于大脑,而思维控制行为,行为需要意志去实现,而思维又是对所有数据采集的整理,相当于数据库,所以人工智能最后会演变为机器替换人类。
中国AI专利已位于世界前列,并且正在蓬勃发展。
不是拼数据,也不是重复人才论文数量,而是体现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AI发展成果——专利。
这种发展趋势,也反映了大多数业内人士对人工智能技术信心很足。同时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已成为明确的研发热点,因此才在专利数量上迎来井喷。
报告显示,累计到2019年10月份,在中国申请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专利申请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