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

西安专利| 听说专利与科创板上市更配哦!

发布时间:2020年9月23日

科创板,英文是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STAR Market),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设立,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兴科技板块。

目前国内科创板正在成就一批新兴科技富豪。
7月20日,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公司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688256)正式开始在科创板交易。

相较于64.39元/股的发行价,寒武纪今日开盘价直接涨到了250元/股,涨幅达到288.26%,盘中,公司市值也一度突破1000亿元。截至7月21日收盘,寒武纪报价274元/股,涨幅为428%。

随着寒武纪股价-路上涨的还有创始人陈天石的身价。按照寒武纪收盘价格计算,陈天石直接持有寒武纪33.19%的股份,持股数为1.19亿股,按此价计算,陈天石的身价已经超250亿元。
证监会发布了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科创属性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标准,3常规指标和5项例外条款,最值得注意的是,常规指标和例外条款中,都有发明专利数量的规定,在常规指标中,要求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这里有两个条件。

第一,要具有超过5项的发明专利,

第二,发明专利要能够形成主营业务收入。

这里的5项专利必须是授权发明专利,不能是专利申请,也不能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文件并没有规定必须要求是中国专利,可以在不同国家申请,比如在美国、欧洲、日本进行了申请,这样基于同样的优先权,一项专利申请也能产生几件专利。
发明专利要能够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这一点主要是要求发明专利对应的产品和技术形成主营业务收入。比如企业生产销售电脑和鼠标,其中电脑的营业收入是1亿元,鼠标的营业收入是1百万元。企业在电脑领域有4件发明专利,在鼠标领域40件发明专利。虽然这家企业有44件发明专利,但还是不符合科创属性的定位,因为主营业务收入只有4件发明专利。这种情况称为发明专利不在点子上。那么发明专利如何能够称为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这个问题有几种看法,一种是专利的主题和主营业务的产品与技术对应,比如主营业务是电脑,那么专利的主题是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即可,另一种是专利的权利要求覆盖主营业务的产品或技术,也就是专利的保护范围必须与主营业务的产品与技术对应,相关的专利是真能够控制到主营业务的市场。后一种判定方法比较科学,但是操作与评价难度也较大。
对于软件类企业,并没有要求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 5 项以上,但是研发占比应在10%以上。
在条款中,第5款规定: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 50 项以上。
这一条更加突出发明专利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营业收入增长率或营业金额都达不到要求,但是只要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 50项以上,就表明有科创属性。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些发明专利也不能随便申请,要求能够形成核心技术与主营业务收入,专利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对应如上文所属,至于如何证明属于核心技术,这一点通过目前已经成功上市的企业经验,可以通过专利的引用数据,专利在市场的影响力,专利对应的产品收入,专利的奖项等多种要素确定。总之,在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中,无论是3项常规指标,还是5项例外条款,都凸显了发明专利的作用,而且这些标准中,发明专利的标准是最容易衡量的,尤其是例外条款5,拥有50项以上形成核心技术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即具有科创属性,这给拥有发明专利数量多的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发明专利无疑成为了科创属性的硬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