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

收获2017,展望2018—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创新板块

发布时间:2018年2月28日

导读:2017年是大西安追赶超越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紧扣“五新”战略任务和“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九大关键行动”,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大西安建设实现精彩开局。

2017——全面创新改革增添新活力

总结提炼24条创改经验上报国家,居全国8个试验区之首。高新自创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特色平台建成运营。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不断深化,技术合同交易额809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出台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7项政策,民参军企业达到400家,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规范整治市场秩序扎实有效,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8.3万户,是上年的两倍。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实施了13个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求,及时出台控房价、防风险、稳预期调控政策,商品房去化周期缩短为10个月。通过清理涉企收费、减免政府性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为企业降成本95.9亿元。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持续攀升。在全省统计调查中,企业家对我市投资环境总体满意度达98.3%。

2018——大力推进“双创”工作

完善“5552”成长格局,加快建设各类众创载体。支持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电科大、光机所等高校院所发挥资源优势,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众创载体和创新创业学院,助力阿里巴巴、亚马逊、猪八戒、蒜泥科技等众创载体做大做强,全市众创空间达到450家以上、总面积1600万平方米以上。扎实推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加强“双创”与产业的有机融合及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院所经济”“教师经济”等五大创新创业经济。推行户籍新政2.0版,提供人才安居房不少于5万套,人才安居货币化补贴实现全覆盖。办好2018西安国际创业节、西安国际创业大赛和“创业西安行”等活动,持续开展“百万大学生留西安就业创业”和“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活动。“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让世界各地的创新创业资源向西安加速奔流,让富集涌动的创新创业活力在西安加速释放,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之都。

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抓好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和全程电子化,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支持莲湖、高新、西咸等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做实“一枚图章管审批”。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运营。完善代管西咸新区的体制机制,新区事新区办。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通过增资扩股、改制上市、并购重组以及分离移交社会职能等方式,促进国资增效益、国企增活力。推动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落实省上“十大行动”方案,建立营商环境考核指标体系,完善“1+12+18”政策体系,狠抓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深入整治规范市场秩序,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政务生态体系,真正使西安成为企业成长的“乐土”、创业者圆梦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