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是个人智慧的表现,保护专利是为了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专利保护是指专利权被授予后,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对发明进行商业性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者进口,在专利权受到侵害后,专利权人通过协商、请求专利行政部门干预或诉讼的方法保护专利权的行为。不同领域的专利保护方式也不同。这样的做法不禁激发创新创造的热情,还能保护专利持有者的权利,为创新创造提供沃土。
专利壁垒是指一国政府或企业(主要是发达国家制造商)依靠其技术垄断优势,以保护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名义,利用甚至滥用专利制度的法律保护,实施各种不合理障碍措施限制其他国家的产品的进口,使国外非专利权人处于一种十分不利的地位。
对进入本国市场的外国产品以侵犯其专利权为由向司法机构起诉,阻止该产品的进入或向该产品的制造商征收高额的专利使用费。专利壁垒的结果是使该产品无法进入本国市场,以前中国人总是骄傲阿富汗人骑的自行车、越南人骑的摩托车、巴基斯坦小店里摆放的文具用品、美国人看的电视机和穿的衣服、欧洲人用的家电和玩具,都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如今中国逐渐重视专利研发,对外出口的产品也由初级产品转变为高科技产品,在出口过程中遭到专利壁垒。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面临专利壁垒,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出口的主要群体为跨国公司,它们市场范围广阔,较国内部分企业来说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发展前景值得肯定,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跨国公司在成功的同时面临的专利侵权和被侵权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对此一些发达国家则采取极端的方式制造专利壁垒,阻碍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对于掌握高精尖技术的发达国家更甚,他们通过不断强化垄断、阻碍公平竞争,增加了跨国公司的经营风险,
我国正是“走出去”关键时刻,随时随地都面临这专利壁垒,本次中美贸易战美国以中国企业窃取专利为由对华企业展开调查,同时也由于之前对专利的不够重视让他国抢先注册,导致自己的产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步履维艰。
我国企业面临的种种问题究其根本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高新产业中掌握的专利技术较少,摆脱这一困境还需我国加大对自主创新力度, 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连接市场和发展的纽带,当专利拥有量足以制成产业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时,出口这架马车就不会收到专利壁垒的阻碍。